新闻焦点

东南窑里有西农精神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1-21  浏览次数:

  抗战时期,我校修建了从五台山下到北门外纵横交错的地下防空洞,东南窑是网状防空设施的一个主要出入口。后来,东南窑成为我校教职工的宿舍。

  1978年,李振岐教授发现了东南窑冬暖夏凉的特点,在学校和省上的支持下,将其改建为低温实验室,大大延长了小麦条锈病研究工作的时间。通过这个特殊的实验室,他和科研团队很快找到了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的原因,研究的控制对策为我国小麦安全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1997年,李振岐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临终之际,李振岐还想着再回东南窑,“看看我的实验室”。

  康振生是李振岐院士的学生。从读硕士开始,他就把窑洞实验室当成了“家”。留校工作后,他在李振岐老师研究的基础上,带领科研团队就小麦条锈菌年年频繁变化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最终解开小麦条锈病疯狂变异的世界谜团:小麦条锈菌广泛分布于西北山区的灌木树——小檗上“生儿育女”,才使新一代病菌毒性增强,成为小麦品种的新“杀手”。

  康振生教授团队的新发现改写了我国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材,被国际同行专家评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2017年11月27日,康振生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掐指一算,在成为院士之前,康振生在东南窑已经待了35年,他说,“这个地方看起来很土气,但是很实用”,是研究小麦条锈病的风水宝地。

  2017年12月2日,在庆祝康振生教授、邵明安教授当选两院院士的座谈会上,校党委书记李兴旺说,两位院士身上有共同点,可概括为“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这24个字,不仅是两位新院士的真实写照,也是学校80多年办学历程积淀和孕育出的“西农精神”。

  2018年1月18日,李兴旺在康振生院士陪同下走进东南窑,实地探访这个被称为“院士摇篮”的窑洞实验室。

  康振生院士向李兴旺书记介绍窑洞实验室

  穿过室外一个较大的玻璃温室,就来到了窑洞实验室前。窑洞入口稍大,随后就是上窄下宽的地道模样:高不足1.8米,勉强可容两人并行。地道两侧,24个小窑洞被改造成低温实验室,灯光下,各种形态的小麦在这里生长着。

  李兴旺边听边问,时不时弓着身子在一些实验室前驻足细看,还与正在实验室里工作的研究生交流。他和康振生院士一直走到这个长度200米左右的窑洞实验室尽头,出来时黑色外套上也蹭了不少灰尘。

  李兴旺书记查看窑洞实验情况

  如今的东南窑整个实验室拥有31个独立低温温室和3个露天玻璃温室,可以做到终年“营业”,是我校国家植物病理学重点学科和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国小麦条锈菌的毒性鉴定与群体遗传结构监测、全国小麦新品种和高代材料的抗性鉴定与抗病遗传研究、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的研发等任务。

  李兴旺查看了条锈菌疯狂作案的真凶——野生小檗,了解小麦条锈病研究团队的组成与研究进展。得知团队的研究项目“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与条锈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已经通过公示,即将获得201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时,李兴旺很高兴并向团队表示祝贺。

  两代人坚守杨凌小镇,60余年在窑洞实验室默默工作,同频共振,接力探索,为我国小麦条锈病防控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望着五台山下这个不起眼的小院子,李兴旺深有感触地说:“东南窑里有西农精神。”

  李兴旺勉励王晓杰、赵杰等团队青年教师,要继承和发扬两位院士身上鲜明的“西农精神”,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续写东南窑故事。他还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东南窑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做好“西农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工作,让这里成为西农精神教育的生动课堂。

  康振生院士和王晓杰教授在窑洞实验室工作

  李兴旺书记与康振生院士及其团队成员在东南窑前合影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