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90周年,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共议作物科学前沿研究进展,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植物保护学院与Molecular Plant将于2024年9月24-27日联合举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olecular Plant作物安全与高效生产前沿论坛”,会议相关信息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24年9月24—27日,24日全天报道,27日离会
二、会议地点
交流中心207会议室
三、日程安排
9月25日 |
|||
8:30-9:00开幕式 |
|||
报告人 |
报告时间 |
报告题目 |
主持人 |
种康 |
9:00-9:30 |
我国饲草科技与产业的战略思考 |
康振生 |
曹晓风 |
9:30-10:00 |
新型豆科饲草田菁育种及盐碱地改良 |
|
何祖华 |
10:00-10:30 |
作物广谱抗病和免疫抑制机制与育种应用 |
|
茶歇与合影10:30-10:40 |
|||
宋宝安 |
10:40-11:10 |
生态友好无公害杀菌剂和抗病毒剂的创制研究 |
种康 |
周卫 |
11:10-11:40 |
Approaches to Improve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
|
午餐、午休11:40-14:30 |
|||
李毅 |
14:30-14:55 |
植物如何识别病毒和启动抗病毒反应 |
黄丽丽 |
14:55-15:20 |
猕猴桃溃疡病“改治为防”的理论依据和技术研发 |
沈锡辉 |
||
宋纯鹏 |
15:20-15:45 |
小麦D基因组重建工程:构筑A-Wi渐渗平台体系 |
|||
李传友 |
15:45-16:10 |
植物再生因子的发现与应用 |
|||
茶歇16:10-16:20 |
|||||
巩志忠 |
16:20-16:45 |
ABA、钙信号和植物抗旱 |
管清美 |
||
杨淑华 |
16:45-17:10 |
Molecular and genetic basis of cold tolerance in maize |
|||
秦峰 |
17:10-17:35 |
玉米抗旱性的遗传解析与基因克隆 |
|||
傅向东 |
17:35-18:00 |
新一轮农业绿色革命的一些思考 |
|||
9月26日 |
|||||
许为钢 |
8:30-9:00 |
坚持高产优质绿色发展,推进小麦育种联合攻关 |
王东 |
||
倪中福 |
9:00-9:25 |
多倍体小麦根系性状演变规律与基因挖掘 |
|||
代明球 |
9:25-9:50 |
玉米抗逆遗传与分子机制 |
|||
王二涛 |
9:50-10:15 |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的机理和应用 |
|||
茶歇10:15-10:25 |
|||||
周俭民 |
10:25-10:50 |
From innate immunity to disease resistance in crops |
郭军 |
||
周雪平 |
10:50-11:15 |
Engineering resistance against geminiviruses by applying and optimizing the CRISPR/Cas system |
|||
张友军 |
11:15-11:40 |
害虫对Bt抗性的遗传调控机制 |
|||
陈学伟 |
11:40-12:05 |
青年教师成长分享 |
|||
午餐、午休12:00-14:30 |
|||||
彭友良 |
14:30-14:55 |
Thiolation-dependent formation and phosphorylation of the OsCERK1/OsCEBiP |
崔晓峰 |
||
姜道宏 |
14:55-15:20 |
真菌病毒介导的植物疫苗展望 |
|||
马忠华 |
15:20-15:45 |
镰刀菌毒素合成调控机制及防控 |
|||
窦道龙 |
15:45-16:10 |
作物疫病控制基础 |
|||
茶歇16:10-16:20 |
|||||
孙文献 |
16:20-16:45 |
稻曲病菌效应蛋白抑制水稻免疫的分子机制 |
王晓杰 |
||
许勇 |
16:45-17:10 |
西瓜果实品质进化的分子机制与品种创制 |
|||
易可可 |
17:10-17:35 |
磷素养分高效 |
|||
朱健康 |
17:35-18:05 |
生物育种与健康饮食 |
|||
会议总结 |
四、专家简介
朱健康,美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产业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实验室主任,深圳细胞与基因产业联盟理事长。主要从事新型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表观遗传学、植物逆境生物学和新型生物刺激剂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在Cell、Nature、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 等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50余篇,总被引次数约16万次;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是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发表文章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之一。
种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主编。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杰出成就奖”。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感知低温信号机制、小麦春化作用机制以及器官发生的激素互作网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和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项目等资助。在Cell、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EMBO Journal、PNAS、Genome Biology和The Plant Cell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
曹晓风,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CAS-JIC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政协第十三、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全国侨联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主编及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The Plant Cell、PNAS、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编委。长期从事植物表观遗传学和作物温度应答机理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优质牧草选育和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
何祖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 、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长期研究植物抗病调控基因克隆与免疫调控,植物抗病反应与产量性状的交互作用,并致力于高抗高产耦合的作物育种资源的创造。以通讯作者发表了Cell、 Nature、 Science及其主要子刊等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多篇,分离的水稻广谱抗病基因被广泛应用于抗病育种,抗病高产新品种累计推广超过4600万亩,取得了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
宋宝安,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植物保护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农业部农药管理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农业领域战略咨询专家。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Nature Comm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6项,出版专著6部。
周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耕地科技创新总首席科学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长期从事耕地培肥与高效施肥研究,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著作3部。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许为钢,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科院研究员,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培育出郑麦9023、郑麦7698、郑麦1860等小麦品种17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90余篇。曾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李毅,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科技部“973”、“863”、基金委重大项目、“行业公益专项”等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水稻-病毒相互作用研究,引领和推动植物病毒研究的发展。长期致力于病毒学研究,以通讯作者在Cell、Science Advances、Cell Host Microbe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黄丽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主要从事果树重大病害防控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在苹果树腐烂病和猕猴桃溃疡病防控理论与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ew Phytologist、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等本领域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主讲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入选2021年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批2020年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宋纯鹏,河南大学教授,曾任河南大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部共建作物逆境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10届、11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12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长期从事提高植物水分利用和增强抗旱性研究,在Nature Plants、Nature Protocols、Plant Cell、PNA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2020-2022年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生物学科全球高被引学者。
李传友,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领军人才。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Molecular Plant、Horticulture Research等国际刊物编委。长期研究植物系统性防御与可塑性发育的机理,致力于健康美味番茄精准设计育种。在Cell、 Nature、Nature Plants、PNAS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引用12000余次。入选Clarivate Analytics(科睿唯安)全球前 1%高被引学者名单,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申请PCT专利1项,获得授权专利20项、植物新品种权2项,育成农业农村部登记番茄品种10余个。
巩志忠,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河北大学学术副校长。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特聘教授,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共同主编。主要从事植物抗旱、基因表达调控分子机理以及植物逆境改进的应用研究,在Cell、 PNAS、Plant Cell、Plant Physiol、JIPB、Nat Commun等发表论文100余篇。2020-2023连续四年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ndex 63.
杨淑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植物抗逆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特聘教授,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主要从事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理研究,先后在Mol Cell、Dev Cell、Mol Plant、Nat Plants、Sci Adv、Plant Cell、PNAS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自2020年以来连续四年入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兼任Plant Cell、New Phytol、Sci China Life Sci、JIPB、Stress Biol等期刊编委。
秦峰,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玉米抗旱性的遗传解析与基因克隆研究,致力于为农作物抗旱性的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和种质创新方案,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Genome Biology、Plant Cell等国际期刊上。目前担任《植物学报》、JIPB、Plant J、Plant Mol Biol、Mol Breeding等期刊编辑。
傅向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分子农业生物学中心主任,首批新基石研究员,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要研究植物激素与环境互作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等刊物发表SCI论文7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项、美国专利3项。
倪中福,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教育部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工作,在多倍体小麦适应性优势、小麦起源进化、高产相关性状基因克隆和小麦分子育种上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近年来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获得中国基因发明专利10余项,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培育小麦新品种8个。
代明球,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特聘教授、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农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湖北省植物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机理与应用研究,系统揭示了玉米抗旱的遗传机制,鉴定到一批重要的抗旱相关基因,挖掘到多个抗旱优良变异并开发分子标记,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Biotechnology、Genome Biology、PNAs、 Molecular Plant、 Plant Journa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十多篇,申请和授权专利十多项。
王二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批新基石研究员,获“杰青延续项目”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资助。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Cell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是国际植物-微生物共生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者。担任The Plant Cell、Science Bulletin、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等学术期刊编委。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4),中国青年科技奖,科学探索奖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周俭民,崖州湾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获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会杰出成就奖,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主要研究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如Cell、Nature、Science等上发表,兼任Cell Host Microbe、EMBO J、Mol Plant、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等多个期刊的咨询委员/编委,连续7年入选科睿维安全球高被引学者。
周雪平,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研专项等项目。长期从事作物病毒病害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Plant Cell、Trends in Plant Science、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士。
张友军,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组组长,中国植保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理事长,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主编,主持国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第1,1项第2),“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全国创新争先奖。长期从事蔬菜害虫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450余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Cell(封面)、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是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陈学伟,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四川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新基石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特聘教授,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主持人,获2019年首届科学探索奖,2022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先后以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Science、Nature Microbiology、PNAS、Autophagy等主流杂志上发表论文38篇,申请获得专利多项,育成了杂交水稻抗病新品种32个,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彭友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特聘教授,国际植物病理学会Fellow,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科技部 “863”和“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病原真菌致病性的功能基因组和植物抗病遗传资源利用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PLoS Genetics、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姜道宏,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特聘教授,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致力于利用植物微生物组、真菌病毒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在PNAS、Mol Plant、ISME J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40余篇,H指数52,连续3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马忠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长期从事植物镰刀菌病害发生规律、毒素合成调控及绿色防控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5项。
窦道龙,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主要围绕园艺作物土传病害和中药病害防治问题开展研究,近年来在疫霉菌效应子的鉴定、功能与作用机制解析、抗病育种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绩。同时开发了多款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控制产品和技术,在全国多地推广应用。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大北农科技奖等多项奖项。在Molecular Plant、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上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
孙文献,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特聘教授,“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现代水稻产业体系外来入侵物种岗位科学家、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长期从事植物保护领域植物病理学方向的研究工作在Nat Commun、Mol Plant、Plant Cell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与获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申请、获批发明专利10余项。
许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蔬菜分会会长。主要从事西瓜甜瓜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并获得第十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种业十大杰出人物、北京学者等奖励或荣誉称号。
易可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土壤植物互作创新团队首席,第十四届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联合基金重点、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等项目。主要从事基于土壤植物互作的植物营养生物学方向研究,曾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Nature Plants、PNA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杂志发表研究性论文。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植物保护学院
202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