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系列学术报告(二十二)

作者:  来源:南校区交流中心104  发布日期:2025-04-02  浏览次数:19

报告时间:4月7日8:30—11:30

报告地点:南校区交流中心104

报告题目1:葡萄全基因组智能设计育种

报告人简介:

周永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科院杰出青年英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获得国自然优秀青年项目(海外)支持。2007 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2010 至2021 年,先后在欧洲和工作学习。2014 年博士毕业于奥卢大学,群体遗传学专业;2014-2021 年期间先后在奥卢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作物群体基因组学与全基因组智能设计育种工作,开展了葡萄驯化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发掘了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揭示了作物的驯化成本,以及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适应性变异、有害变异与结构变异,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葡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体系,为葡萄全基因组智能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以通讯或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Genetics 、Nature Plants 、PNAS 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50 余篇。

报告题目2: 番茄“糖刹车”基因与风味育种

报告人简介:

张金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7月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学士学位,2017年7月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1项;共发表SCI论文2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The Plant Cell、Cell Research、Molecular Plant等期刊发表论文7篇。

报告题目3: 适应人工控制环境的果树设计育种

报告人简介:

姚家龙,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专注于开发高效的果树遗传转化系统,并结合现代基因组学工具分析基因功能。团队已鉴定出控制苹果果实大小、形状、无籽性, 苦味和质地的基因。在“克服授粉障碍” 项目中,他带领跨学科团队,致力于鉴定控制单性结实和自花授粉的基因变异,并在受控环境农业中筛选高效授粉昆虫。研究成果发表于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Genome Biology,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

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园艺学院

202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