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系列学术报告(二十四)

作者:  来源:南校区交流中心104  发布日期:2025-04-15  浏览次数:


报告时间:2025418日 上午8:30

报告地点南校区交流中心104

报告题目一:Rich Tapestry of Plant Immunity Genes Undergirds Rust Resistance in Global Wheat Improvement Programs

报告人:Evans Lagudah教授

报告人简介:

Evans Lagudah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CSIRO)分子遗传与植物抗病团队首席科学家,悉尼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兼职教授。Lagudah教授是国际小麦锈病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曾获Borlaug Gene Stewardship Award2013),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他长期致力于小麦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机制研究,尤其在非特异性广谱抗性和持久抗性基因的挖掘与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1. 基因克隆与功能解析:主导克隆了包括Lr34/Yr18/Sr57/Pm38(首个广谱持久抗性基因复合体)、Sr22(抗Ug99秆锈病关键基因)和Sr45等系列抗锈病基因,揭示了其通过调控活性氧代谢和激素信号通路实现多病原抗性的分子机制。

2. 技术创新:开发了基于突变体库的快速基因克隆技术,显著加速了小麦复杂基因组中抗病基因的分离效率。


报告题目二:Achieving Rust Resistance Durability in Practice

报告人:Ravi Singh博士

报告人简介:

Ravi Singh博士,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杰出科学家、全球小麦改良项目负责人,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作物学会会士。Ravi Singh博士是小麦抗锈病遗传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军人物,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等期刊发表论文239篇,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15)和CGIAR杰出科学家奖2005)。其研究为全球小麦锈病可持续防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范式主要贡献包括:

1. 抗病基因资源开发:鉴定命名了20余个抗锈病基因,如叶锈抗性基因Lr68(慢锈性)和条锈抗性基因Yr60(高温诱导表达),并通过基因聚合策略培育出兼具高产与持久抗性的品种。

2. 品种选育实践:主导培育450个春小麦品种,包括抗Ug99秆锈病的“Reedling”系列,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推广面积超3000万公顷,使锈病发病率降低60%

3. 技术创新与转化:提出基因金字塔化多环境表型组筛选方法,显著延长了抗病品种的田间有效性周期(从3-5年提升至10年以上)。

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