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 (2022-09-13 第4版 高教聚焦)
在高校中,有这样一群“大先生”,他们在科研上已经功成名就,却依然身处教育一线,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的培养工作中。在他们的目光注视下,一批批年轻的学子成长为栋梁之材。
在第3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本报特邀请几位高校里的“院士老师”,讲述他们教书育人的经历,以及与自己学生间的故事,分享其间收获的心得和体会。
康振生(左)与王晓杰讨论实验
■康振生
从1984年于母校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我已经在这座校园里工作了近40个年头,辛勤的工作换来了很多成绩,也获得了很多荣誉。
然而对我来说,最大的荣誉莫过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对我国农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农林科技人才。
带着学生“下田”
在很多人眼里,农业科技一点儿都不“高大上”。但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科研灵感和信念就是要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我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知农、爱农。
我曾招收过一名博士生,他在生物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很优秀,但一直苦于找不到与真实问题对接的途径。也就是说,他根本不知道怎么能“解决问题”。于是,我把他带到田间地头,带到小麦条锈病发生的不同区域。经过细致观察,他意识到面对这种病虫害,应该站在全国视角,从“大群体”的角度开展研究工作。
由此,他发现了将自己所学理论与国家病虫害防治需求相结合的途径。如今,这位找到科研方向的博士生已经学成留校,直到今天都干劲十足。
多年来,不管面对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我都会和他们谈到我国的粮食生产、农业安全的话题,让他们真切地意识到人民生活健康水平的提高与我们所学的专业紧密相连。
多年前的一个清明节,我发现麦田中又有条锈病发生的迹象,随即叫来了团队的学生。虽然当时已是假期,但我们几乎没有休息,而是将整个假期都用在了麦田里。他们来到田间地头,亲眼看到植物病虫害,看到农田还有哪些问题未被解决,就会思考我们要怎么办。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引导和启发。
在这几名学生中,有一名叫王晓杰的硕士生。这次下田让他真实地看到了条锈病对麦田的严重危害,坚定了他投身农业科技的决心,也开启了我们之间持续至今的师徒情。
“不要害怕,放心大胆地做”
王晓杰是2001年我从德国做访问学者归来后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生。当时,分子生物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国际上刚刚起步,但我已经察觉到这方面的研究前景十分广阔,便鼓励学生对此开展研究攻关。
然而,这些研究的耗资是很大的,一盒只能做四五次实验的试剂就要3万元,其中任何一步弄错,整个实验就得报废。我能明显看出,学生们对此压力很大,特别是农村娃出身的王晓杰,生怕由于自己的失误导致实验失败,造成经费浪费。
于是我对他说:“不要害怕,放心大胆地做!该花多少钱,哪怕十万元、二十万元,咱们也要把研究做完。”
正是有了这样的鼓励,学生们逐渐放下了心理负担。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奋斗,我们的团队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世界领先的重大成果,王晓杰更是成长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
在我看来,在科研路上,每个人都不可能不出现失败,更不可能不出错,学生尤其如此。为人师者,就是要学会宽容学生的失败和错误。当学生面对这些挫折时,不是给他们压力,更不能打击和责备,而是要鼓励他们在失败中吸取经验、继续战斗。
多年前,实验室购进了一台超低温冰箱,用以储存实验材料。一天晚上,一名学生在操作时误触了冰箱底部的一个按钮,导致第二天冰箱内储存的材料全都坏了。看到这些,谁的心中都会有惋惜乃至愤怒,我也不例外。但看到学生追悔不已的样子,我还是努力压制自己的情绪,一边安排学生检查是否还有能用的材料,一边安慰学生,告诉他以后小心一些。
当然,这样的宽容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形。比如在科研领域,我的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学生出现一丝一毫不严谨的行为,更不用说对学术诚信的背离,这与宽容学生的科研失败和无心之过完全是两回事。
育人精神代代传承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王晓杰在我的团队里读完了硕士和博士,最终留校,和我成为了同事。
在他留校后,我和他有过一次深入交流。我告诉他:“你现在不一样了,你是老师了。你要转换身份和角色。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不只是教他们做实验、做研究,更是整体塑造,特别是在做人上,不能让别人在你的学生身上挑出大的毛病。”
我还告诉他,科学研究肯定会失败,要容忍学生的失败,更要不断鼓励他们。任何人都有缺点,同时也一定有其闪光点,要努力发现这些闪光点,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是一座宝藏。
让我欣慰的是,这些年来,王晓杰并没有辜负我的希望。如今的他通过自身努力,不但在科研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更成为了被学生们尊敬和喜欢的“杰哥”。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定位,你是将自己定位成学生的“上级”和“领导”,还是将他们视为你在科研和教学路上的“同路人”,这很重要。如果一名老师对自己的定位是前者,就决定了其不可能做到对学生宽容,更难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反之,如果定位成后者,师生关系便一定是融洽的,老师才会真正获得学生的爱戴。
不久前,王晓杰的一名刚毕业的学生给他发来信息:“我体会到,能够得到你的指导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得知此事后,我知道我的育人思想正在一代代传承,这是一件更令我感到欣慰的事情!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本报记者陈彬采访整理)
原文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2/9/371193.shtm?bsh_bid=5822790431